扛起普法教育的大旗!
引领普法教育走基层!

为“天更蓝、水更清” 价值明向、司法立言

四川省色达县法院 曹新松
2019/9/3 16:35:37 来源:四川省色达县法院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审判制度也日益完善,四川省色达县人民法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全方位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司法资源的需求。司法审判的质量也大幅提高。虽然身处海拔4000余米的高原深度藏区,但依然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法院干警用执着和真情呵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亲手栽种下适宜在高寒地区生长的植物或种子,打造圣洁高原的碧水蓝天,不仅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而且用法治精神和法治力量为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洁净、花草树木更茂盛、和风煦煦鸟儿飞”的美好愿景而司法立言、明确价值取向,为顺利开展环境资源案件审判而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为推动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坚强司法保障,为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打下坚实法治基础。

健全审判机构,充实审判力量

为破解环境资源案件“立案难”、“取证难”等问题,加大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力度,有力有效保护名目繁多的各类生态环境资源,2014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紧接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相继成立了省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全国各地中级人民法院也成立了相对应的环境资源审判机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院系统内设机构改革的相关指导意见,色达县人民法院成立了综合审判庭,环境资源案件的审理也包括在其中,主要由审理刑事案件的法官履行这一审判职责。通过这一机构的设立和相关案件的审理,彻底改变了我县环境治理赶不上污染的现状。

创新体制机制,顺应环保期待

一是在本院内部给予人力和财力的充分保障,充实环境资源审判人员,确保案件质量经得起检验,既要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确保司法公平公正,顺应人民和社会对司法的信仰、需求及期待,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到审判的“稳、准、狠”。二是加大环境资源案件的前期排查,摸清底细,做到心中有数。分时段、分纵线、分条块进行不同类别的综合调查研究,掌握好相关数据和情况,进行精准定向分析,找出生态环境资源被破坏的深层次原因,由综合审判庭汇总集体讨论后,写出书面综合调研报告,及时向县委、人大、政府递交材料,报告相关情况,并依法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司法建议,集群众之智,举群众之力,向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说“不”。第三,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议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为抓手,以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为原点支撑,以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习惯为切入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树牢环保意识,在思想上得到强大的共鸣和认同,为顺利开展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提供强大统一的思想动力,为环保领域的依法治理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环保治理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

紧盯难点重点,速审大案要案

一是针对环境资源相关案件做到“三快”,即快速立案、快速调查固定证据、快速开庭审理,保护环境资源、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力求做到快刀斩乱麻,铁肩担重任,捍卫司法公平公正毫不含糊。二是积极协助指导行政机关办理环境资源案件。从2018年以来,我院协助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共办理两起违法采砂、破坏环境资源的案子,在执法办案程序上和适用法律法规的定性处理上,我院全程跟踪,均给予明确指导,提出合理司法建议,增强行政执法办案人员底气,让他们更有信心办出手续齐全、质量合格、人民满意、铁证如山的案子,坚决不留任何隐患,切实履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崇高义务,坚决维护我县社会秩序的长治久安。三是在源头上下功夫,极力遏制破坏环境资源案件高发态势。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许多开发商利令智昏、见利忘义,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过度采挖砂石,任意乱砍滥发,使土地、砂石、水源、森林、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及时有效打击这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我院向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住建局、森林公安局、农牧农村工作局等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发出了联合执法、统一执法尺度的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建议书,确保执法办案的高效、平稳、统一、和谐,大大增强了环保执法办案的社会效果。另外建议执法力量下沉,试行执法人员常驻基层和常态巡查制度,把环境资源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制止和预防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把准价值取向,捍卫公正司法

一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身体力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工作的奋斗目标。二是结合“法律七进”活动加大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做到利剑高悬、警钟长鸣,让人们以破坏生态环境为耻,以爱护生态环境为荣,自觉养成爱我家园、促进环境保护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三是积极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价值理念。以案说法,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去除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碧水蓝天、花香鸟语、风光秀丽的生产生活空间,让群众增强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重点监管,不留死角。充分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大力收集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线索,让违法犯罪分子插翅难逃、无处遁形。五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一批重大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来达到教育震慑怀着侥幸心理的违法犯罪分子。通过对典型案件的公开、公平、公正审理,树立正确的法治引领和价值导向,让全社会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遵循生态自然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热爱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的大家园。

(责任编辑:江城)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普法教育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普法团队 证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