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普法教育的大旗!
引领普法教育走基层!

大数据赋能司法救助 多元帮扶点亮希望之光

2025/2/17 15:27:17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兴安盟分院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帮忙,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咋过了……”在司法救助金发放仪式现场,王某的眼中泪光闪烁,她紧紧握住检察人员的双手,声音里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她真切感受到了司法带来的温暖。

飞来横祸,生活陷入绝境

时间回溯到2024年2月27日,陆某因与王某感情不和,携带尖刀提前埋伏在朱某某(王某母亲)的家院内。当王某和母亲朱某某进入院内时,陆某持刀捅刺朱某某左胸数刀,又捅刺王某胸部、腹部、手部数刀,致使朱某某当场死亡,王某重伤二级。王某是农村低保户,没有正式工作,生活极为窘迫。案发后,母亲不幸离世,留下体弱多病的父亲亟待赡养,10万余元的高额住院费用让她债台高筑,后续康复治疗费用更是无力承担,身体重伤后的后遗症,使她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生活愈发艰难。

大数据赋能,精准发现线索

转机出现在数字检察下的司法救助创新模式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兴安盟分院在应用大数据司法救助线索发现监督模型时,精准捕捉到王某的案件线索,检察人员第一时间与王某见面了解情况,开展调查核实。经初步审查认为,王某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且系检察机关与妇联组织开展救助困难妇女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的重点救助对象,当天便将线索推送至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了本院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成案“零”的突破。

多元帮扶,重燃生活希望

为帮助王某走出困境,兴安盟检察分院果断启动“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大治理机制”,一方面,司法救助先行,迅速为其发放10000元司法救助金,缓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社会救助跟进,针对王某身心受创的情况,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助其驱散暴力伤害留下的心理阴霾;同时,积极与妇联、残联以及大治理机制对接的乡村经济振兴实体等部门协调联动,协助评定伤残等级,为其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整合多方力量助力她开启崭新生活。

兴安盟检察机关自2019年推行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大治理机制以来,已为因案致贫、致残或未成年人等开展多维立体救助、搭建长效机制30余件,向乡村振兴经济实体及爱心企业投放司法救助金90余万元,司法救助金产生长效收益22万余元,帮助了30余个未成年人、残疾人或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家庭实现了长效收益,精准做深做实检察为民。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普法教育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普法团队 证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