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装修却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起诉!
有钱装修却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起诉!
涉案老板获刑一年
正义网讯(记者丁艳红)张某拖欠农民工工资后逃匿,有钱装修房屋却不支付工资。经贵州省正安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近日审理后,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
2020年4月,张某在正安县成立公司,发展白茶和辣椒种植基地,委托赵某为其招聘当地村民吴某等人从事育苗和栽种工作。2021年下半年,因经营不善,公司出现严重亏损,张某离开正安县回到外省老家。
张某走后,吴某等100多名村民的87万余元工资没了着落。电话打不通,也不知道张某在何处,2023年10月,无奈的村民只得向当地镇政府和人社部门求助,后通过张某的哥哥获得张某的联系方式。张某在电话里承诺会处理拖欠工资事宜,但之后一直未解决。
今年1月,正安县人社局对张某拖欠农民工工资立案调查,执法人员多次以书面、电话、微信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要求张某到县人社局配合调查,张某拒不配合。
1月22日,县人社局向张某公告送达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支付所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张某仍未支付。2月6日,该案被移送至正安县公安局。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查明了张某拖欠工资后逃匿的犯罪事实,同时还查明,张某持有的银行卡在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先后转入资金143万元,均发生在拖欠农民工工资之后。
今年3月,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当被问及银行卡转入143万元的来源及用途时,张某坦言系卖掉一套房屋的款项,该笔资金已被用来装修房屋等,自己现在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
今年6月,该案被移送至正安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审查后认为,张某从正安县返回外省老家后,更换电话致使吴某等人无法联系,系以逃匿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报酬,在银行账户有大额钱款入账时未用于支付劳动报酬,而是用于装修等,其行为已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9月,该院依法提起公诉,鉴于张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建议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法院审理后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作出上述判决。
235名农民工的欠薪有了着落
正义网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陈彦培 李浩明)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郭艳红接到工头老刘的感谢电话,一起涉及235名农民工400多万元的欠薪案终于在年关前有了进展。
今年10月,湛河区检察院来了几位工人访客,称在湛河区一家建筑公司承包的某项目工地干活。领头的老刘告诉接待检察官,自己是一名带班工头,该项目17个班组共计235人,工人们都与河南某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签订了务工合同,工资也由此公司代发。但从今年2月开始,陆续出现了工人拿不到工资的情况,截至9月底,工人薪酬欠款共计400多万元。
“这些情况有资料印证吗?”承办检察官向老刘询问欠薪细节。“我们今年3月底就去信访过,当时劳动部门对这事进行了调查,相关资料我们准备得很详细,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到钱。”老刘小心翼翼地拿出厚厚一沓材料。
受理该案后,检察官在梳理固定老刘提供的证据的同时,与拖欠工资的河南某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联系。该公司负责人自称并非恶意拖欠工资,公司从2022年项目开始就承包了整个项目的人力资源事项。按照双方约定,公司负责农民工的日常管理,项目发包方河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定期支付费用,由公司代发给每个工人。但项目发包方后言资金紧张,要求该公司垫付一部分农民工工资。因项目迟迟未得到结款,公司已不愿意再进行垫付,导致欠薪。
在对发包方河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调查中,检察官发现,该公司资金周转确实遇到困难,虽无力使用现金结清欠款,但其开发的商业项目已基本完工,此财产可被用于抵偿欠薪。
得知这一情况后,10月14日,湛河区检察院与区人社局召开磋商会商议解决方案,并建议该局对正在办理的欠薪案件重新筛查梳理。
为尽快解决问题,湛河区检察院牵头与区法院、区公安局、区人社局现场办公,组织此案发包方、承包方、农民工代表召开协调会,商讨解决方案。
11月20日,湛河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和各方代表对该案进行公开听证。听证会现场,各方代表就欠薪清偿方案进行了确认并达成和解协议。协议明确发包方河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12月31日前先支付160万元用于保障工资发放,其余部分以当前项目完工的部分商铺及相关财产作担保,以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郭艳红告诉记者,该院将持续监督后续情况,同各方共同努力,尽快推动案件解决,确保被欠薪劳动者能够拿到欠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