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普法教育的大旗!
引领普法教育走基层!

优化仲裁服务 护航经济发展

——聊城仲裁委员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侧记
2023/12/22 14:24:26 来源:法治网

当事人有纠纷,“仲调对接”工作机制“出手”,纠纷顺利化解;举办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专题培训班,切实提升仲裁队伍综合素质……山东聊城仲裁委员会在强化知识产权仲裁、推进建设工程“评调裁一体化”、建立“仲调对接”工作机制等方面积极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现了新形象新作为。今年以来,聊城仲裁委员会受案数量同比增长70%以上,标的额同比增长60%以上。

打造“仲调对接”工作机制,用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感谢咱们的仲裁员,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让我们能健康平稳地经营下去。”12月14日,提起不久前的经历,聊城某农业公司负责人依然非常激动。

2012年,该公司与某村村民委员会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但双方因为土地租金产生了矛盾,这两年没少“吵嘴磨牙”。2023年,某村村民委员会向聊城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希望能解除合同,并让该农业公司支付拖欠了两年的土地租金和违约金。

双方一度情绪激动,在仲裁庭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同意坐下协商调解本案。仲裁庭经了解发现,本案矛盾的根源是涉案土地周边土地租赁价格上扬,双方对后续土地租赁价格有争议。仲裁庭经过悉心研判,确定办理本案的落脚点要立足长远,不能局限于解决短期矛盾,而是要化解长期矛盾,最终促成双方重新签订了租赁合同。如此一来,既避免农业公司遭遇损失,又照顾到了村民的集体利益,也促成了双方未来的经营契约,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这也是众多仲裁当事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聊城仲裁委通过建立调解快速通道、即立即调、仲调对接模式等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调解能力,提高调解速度,着力提升仲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2023年,调解和解率稳定保持在70%以上。

11月底,聊城仲裁委员会接收了一件借款合同纠纷,经与东昌府区人民调解组织对接,两机构共同努力并提速,从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到出具调解书,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全流程,同时为双方开具了仲裁确认书,为当事人免除了后顾之忧。

这一案例,得益于聊城市司法局和聊城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建立的“仲调对接”工作机制。8月11日,聊城市司法局、聊城仲裁办出台了《关于建立“仲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对聊城市建立“仲调对接”工作机制中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任务等内容作出了要求和说明,为仲裁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件出台后,聊城仲裁办积极走访相关县市区,并以东昌府区为试点,在东昌府区司法局设立仲裁调解站、在各乡镇、街道设立调解室。目前,聊城仲裁办及东昌府区司法局积极配备调解员及仲裁员,推动“仲裁+调解”工作进一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12月份,已处理完成3件,涉及50余万元的经济合同纠纷。

下一步,聊城仲裁委将继续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化解经济纠纷的重要作用,持续拓展仲裁调解渠道,不断增强仲裁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积极拓展仲裁服务领域,用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聊城仲裁委员会充分发挥仲裁机构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能作用,创新仲裁服务模式,坚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化解社会矛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切实提高仲裁公信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仲裁是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模式,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聊城仲裁委员会充分发挥仲裁机构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的职能作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该委今年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8 件,涉案标的额359万元,受案数量和标的额均系历年来最高。为加强知识产权仲裁员队伍建设,4月26日,聊城仲裁委联合市市场监管局举办了2023年度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专题培训班。全市知识产权仲裁员、调解员和创新型企业代表近60人参加了现场培训。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培训班同时进行线上直播,另有320余人参加了线上培训。培训班的举办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仲裁员的业务能力,也让企业更充分地了解到知识产权仲裁调解的优势。

在具体工作中,聊城仲裁委员会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仲裁服务领域,努力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实现新发展。12月4日,该委被省仲裁协会确定为“知识产权纠纷诉裁衔接工作探索”试点单位。

除了知识产权保护仲裁,聊城仲裁委员会在建设工程“评调裁一体化”上同样亮点频现。

在省造价协会的指导和协调下,9月6日,聊城仲裁委员会与市住建局、市造价协会召开了聊城市建设工程领域“评调裁一体化”工作推进会。会上,聊城仲裁委员会工程造价仲裁院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仲裁系统首个工程造价仲裁院。

工程造价仲裁院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一套适合聊城市实际、快速调处建设工程纠纷的仲裁办案流程,分流诉讼案件,节省司法资源。

工程造价仲裁院的成立,为市场主体间化解纠纷增加了一个新渠道,也为市建设工程纠纷调解委员会调处结果进行仲裁确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目前,已为施工企业、相关项目部等提供服务百余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践行市委‘三提三敢’要求,在提升仲裁队伍综合素质、推进仲裁‘三化’建设、开辟仲裁新渠道等方面继续深耕,着力推动聊城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六个新聊城’添砖加瓦。”聊城仲裁办主任张建华表示。(聊城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杜丰)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普法教育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普法团队 证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