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范孟假冒钦差案
有法可依,但还是发生了如此离奇的大案,说明元朝的社会治理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更为恐怖的是,因为发生了范孟假冒钦差的案件,元朝统治者还将诸多无辜的官员处死,枉死者多达上千人
□何能高
范孟(?-1339),又名范孟端,元朝河南省台小吏,杞县(今河南杞县)人。1339年11月,他与霍八失等同谋,至汴梁(今河南开封)假称圣旨封他为河南都元帅。之后,他杀死河南行省平章、左丞、廉访使等一众官员,制造了元代震天血案。事后,当地官吏被牵连者数以千计。
心生不满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即位时,由于得到伯颜的支持与帮助,任命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伯颜极力推行打压汉人的政策,致使汉族百姓在政治、文化上受到不公平对待,各地的反抗斗争如星星之火般燃起。范孟假冒钦差案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
范孟家境贫苦,在元朝的官员体系中,他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小吏。因没有家财,他与上级、同事很少交往。认识他的人都说他不会办事,对他很是看不起,他为此亦郁郁不得志。后范孟到河南候补听调,亦无人理会他。
一日,范孟在尚书省墙上挥笔写下一首诗:“人皆谓我不办事,如今办事有几人?袖里屠龙斩蛟手,埋没青锋二十春。”
所谓诗言志,这首诗若是题在文字狱盛行的朝代,估计范孟的脑袋早就搬家了。好在那时的河南行省的主官都是蒙古人,认识汉字的人不多,更不用说对汉诗的了解有多深。而懂得汉诗的低层级官员大都对伯颜打压汉人的政策多有不满,故范孟虽然把“反诗”写在尚书省的墙壁上,倒也没有受到追查。
暗中谋划
当时,范孟在河南行省工作多年,始终没有递补转正的机会。后来,有位旧交极力在省台等大官面前为范孟美言,他才得以进补为行省掾史这么一个小官。按理说,范孟从一名临时工,转正为正式的刀笔小吏,待遇会稍微好一点,哪知他的工资却没有涨。他仍旧受困于“穷”,既无钱向上级敬奉,也无钱与同事交游,依然受到蒙古上司的排挤与打压,这些遭遇使他心生怨恨。一日,饱受欺压的范孟自言自语地说:“有朝一日,我必杀了你们这些贪婪之辈。”
范孟自己没有多少钱,他的朋友也都是穷困潦倒之人,其中包括一个名叫霍八失的蒙古人。一天傍晚,范孟与霍八失等人说出自己考虑已久的计划:“冬至日那天,我应当在省台值班。你们4人能不能把黄蜡做成弹丸状佩戴在身上,假称传圣旨……叫当值的掾吏——也就是我,来传圣旨,我则立即答应。这样就不会有人怀疑。”
范孟又说:“据我所知,河南廉访使段惟德退休在家,我们立即假传圣旨召他来到行省中堂,请他居省中发号施令,处理政事。其他的省官被我传唤进入的,你们都假传圣旨,令我等槌杀……如此,大事必成。我们可以实现抱负,也都能过上富贵的日子。”
由于范孟在河南行省工作多年,对处理政事、审理案件、接受圣旨的程序了如指掌,因此他一说出自己的计划,立即得到霍八失等人的赞成。几人回家后,分别按范孟的计划早作准备。
杀尽省官
冬至日当天,河南行省的许多官员都参加了盛大的宴会,内外防备松懈。酒宴后,他们一个个都醉倒在自己家中。
趁着夜色,霍八失等人冒充钦差,在范孟的接应下直入行省正堂,然后召官员到行省听旨。在范孟的指导下,霍八失等人端端正正地坐好,然后由范孟去传唤那些已经醉得晕晕乎乎的省官。
平素作威作福的省官一看到行省掾史范孟前来传旨,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立即赶到行省大堂。在范孟的安排下,他们一个个地跪拜听完“圣旨”,然后被人用铁骨朵锤击后脑致死。
发号施令
接着,霍八失又传“圣旨”,任命范孟为河南都元帅。范孟按自己的喜好任意任免官吏,许多人都信以为真,汴梁城内屯驻的蒙古军队也未发现何异常。
范孟用平章政事的名义发兵虎符,封锁汴梁城内各处街道,调兵守城。同时,下令禁止黄河和长江水面船只往来,断绝南北交通。此外,他还收集了各衙门大印,将多名衙门主官当众处斩。
数日之间,范孟已将汴梁内外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觉得自己扬眉吐气了,遂衣锦还乡。先是在行省祭祖,又回家乡杞县上坟,一路洋洋自得。
接到从河南传回的零星消息后,宰相伯颜等人也蒙了。大都城内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谣言,一时人心浮动。从震惊中缓过劲来后,伯颜建议元顺帝派知枢密院事率大军南下,进一步查明消息。
酒后真言
此时的范孟,还在汴梁纵享荣华富贵。有个叫冯二舍的小官,被范孟任命为省宣使。一次酒后,冯二舍对范孟表示自己想拜会一下钦差大臣。范孟喝多了酒,不觉吐出真言:“哪里有什么钦差?我就是钦差。”
冯二舍闻言暗喜,他从范孟的这一句话中听出了钦差的真相,因此暗中报告省都镇抚说:“皇帝派出的钦差大臣是假的,可以关闭诸省大门不让他进入,我在暗中将其制服。”于是,趁范孟外出,都镇抚关闭城门,冯二舍则跟在范孟身边,将其杀死,并砍下了他的头颅。
当时,行省各大衙门还都不相信范孟已死的消息,直到冯二舍将范孟的头颅掷到他们面前,他们才确信范孟就是假传圣旨的始作俑者。紧接着,官兵进入行省大堂抓捕霍八失等人。霍八失等人见势不妙,赶忙逃跑到竹园之中。官兵最终找到了他们,将其一一杀死。
范孟等人被杀后,朝廷对河南官员展开了清洗活动。新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纳麟大兴牢狱,牵涉官员中不乏被冤枉者。
离奇大案
范孟假造圣旨案既是元朝的一大丑闻,更是元朝司法史上的一大奇案。范孟等人伪造符宝、冒充钦差、诛杀朝官、擅调军队等行为,无一不触犯元代法律。而范孟等人如此出格的行为,不但一时没有被元朝各级官员、军队将帅察觉,还让他们全都服服帖帖。在范孟等人“治理”期间,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对元朝统治的一大讽刺。
在元代法律中,伪造御宝既是独立之罪,又是“大不敬”罪,更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而杀害五品以上官长既构成故杀罪,又构成不义大罪。对于一人犯数罪的情况,元代法律也有规定:可以按其罪行的先后、轻重、多少、是否执行等因素,进行数罪并罚,并按重罪吸收轻罪的刑罚进行合并处理。就范孟案来说,他和同伙的一系列行为都构成死罪。朝廷如按元律处理,范孟等人都是一死。而处死他的事情,冯二舍已经代替朝廷做了。
有法可依,但还是发生了如此离奇的大案,说明元朝的社会治理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更为恐怖的是,因为发生了范孟假冒钦差的案件,元朝统治者还将诸多无辜的官员处死,枉死者多达上千人。被相关官员发现后,还不能得到平反和昭雪,这更显示出元朝司法的黑暗与腐败。
正是:家境贫穷得知班,无人提携补正难。赋诗言志欲屠龙,遭人笑话受饥寒。旧交美言转掾史,工资不增心难安。暗中策划知套路,假传圣旨过五关。中堂宣判杀高官,自任元帅不惧烦。任命百官调军队,封锁开封无纠缠。锦衣玉食回乡去,祭祖探亲众民瞻。酒后失言罪行露,身死亲信冤如山。
(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特级法官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