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徐建华:“三心”育苗苗满圃
“三心”育苗苗满圃
——记武冈市师德标兵徐建华
徐建华曾于1985年10月入伍,服役近14年后于1999年4月退出现役被分配在教育系统。从部队退役转战教育系统,他有点不适应,但他凭着一名军人的坚韧意志从头做起,备课、听课、上课,他总是时刻以一名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慢慢的,他所任教的学科的成绩超过了学校里其他的老师,也超过了其他乡镇同学科的老师,步入了武冈市的先进行列。他曾于2012年被评为武冈市教改先进个人;2013年、2016年、2021年被评为武冈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个人;2020年被评为武冈市优秀教师;2019年、2020年被武冈市人民政府嘉奖。
据熟悉徐建华的人说,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与他的“三心”教育是分不开的。
用爱心温暖后进生
为了当好孩子学习中的老师,生活中的“父母”,他每天早晨巡视教室时,都仔细察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者天热的时候,照料孩子们衣服穿得是否适宜。此外,他还经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来资助困难学生。在这当中,他付出最多精力的,就是班上的留守儿童。
在他的班上,有个叫李金鑫的留守儿童令他印象深刻。这个同学是学习后进生,父母亲常年在外务工,对他缺乏管教,使他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上课故意捣蛋,经常与同学发生争吵,作业不按时完成……最终,该同学甚至还表现出了想出走的倾向……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他就成为了孩子的“临时父母”,经常找这个同学谈心,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在课堂上,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他认真听课、主动参与学习,当他有点滴进步时,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很快,在这个同学的生日时,他提前准备好蛋糕,放学后不顾外面的倾盆大雨,走到他的家里。他摸着他的头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来你家吗?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个同学回答说:是我的生日!在看到他双手提着蛋糕,浑身湿透地蹲在自己面前时,这个同学打开了心扉,眼角湿润了……从此以后,这个同学把他当成他自己的父亲一样了,非常听话,学习也更努力了,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孩子。
此件事后,他更加意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远离父母,成长的道路上缺少爱的关注和引导,作为教师,要把更多的爱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2012年他开始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学校后勤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分管留守儿童这一块的工作,但他还是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五大问题开始采取措施。在学校的教学中,他建议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师德建设的范围,对班主任采取“一岗双责”的管理模式。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者,又是孩子们的爱心父母。要求各班班主任主动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充分关心,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家的温暖,让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要求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
用诚心换学生真心
用耐心换家长放心
他在最新的一本日记本里写着这样一句话:当老师千万不能堕落于混工资、混工龄,而应勇于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并以此让学生树立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他这样写,也一直这样做,凭借一名军人的毅力,一名共产党员的意志,他所带的班级一直在整个乡镇的同年级班级里表现最突出。
他对学生学习的用心用情,对班级管理的及时跟踪,对学校发展的尽心尽力,使晏田乡中学这些年里一直在乡镇、在市里的风评都很不错,家长们都说把孩子们放在晏田乡中学读书,有徐建华这样的老师教,放心得很呐。
在乡村学校工作了二十多年,徐建华的学历从高中到大专、本科,职务从教师到班主任、副校长,收获了许许多多:2017年辅导学生《树干为什么呈圆锥状》、2020年辅导学生《初中硬笔书法》获奖;2021年指导彭东方老师在武冈市党史思政课主题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比赛中获奖;撰写的论文《初中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体会》《探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在个级别的论文评审中获奖;2015、2020年被中共晏田乡中心学校党总支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路走来,徐建华亲历了乡村教育的艰辛困苦,却更加坚定了他以“三心”育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决心。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