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普法教育的大旗!
引领普法教育走基层!

民权县法院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打造社会治理“新样本”

2023/12/26 17:17:53 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0

民权县法院为加快推进诉源治理,积极融入“四前工作法”,进一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解决在源头,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打造出了社会治理的新样本。

为了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民权县法院秉承“抓前端、治未病”工作理念,坚持“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温度,助力乡村振兴。

一、坚持党建引领。为使“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为副组长,其他院党组成员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章立制,强化措施,明确职责,统筹推进确保创建工作有声有色。结合实际制订了《民权县人民法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实施方案》,全面指导、推动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主题教育为动力,推进人民法庭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引领贯穿人民法庭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深化“无讼”乡村、“五零”创建为抓手,实行院领导包片、庭长包镇、法官和法官助理包村的联创联动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诉源治理良好成效。

二、坚持源头治理。按照方案,院领导分别到片区法庭调研指导“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与法庭辖区乡镇党委、政府座谈,始终将“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工作总体格局,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严格按照县委和县委政法委关于支持民权法院积极探索开展无讼乡村(社区)创建活动要求,以“五零”创建为抓手,构筑建设社会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积极推动万人成诉率考评机制纳入地方平安建设考核体系,促使万人成诉率显著下降,促进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人和法庭今年诉讼案件调撤率为54.2%,万人成讼率由去年的21下降为今年的11.77。

三、坚持服务下沉。巡回办案与案后回访相结合,用司法温度温暖群众,形成上下联动、共治共建新格局。实行“法庭+乡镇+司法所+村委会”联动调解机制,充分发挥“1+N”人民调解工作优势,加强与村、镇两级调解组织联动,推进实施委托调解、联合调解、协助调解等举措,紧紧依托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与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建立联席机制,对涉及土地纠纷、赡养等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件,共同会诊,制订解决方案,共同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形成法庭功能前移、各方力量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群防群治、联调化解的整体合力,使大量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平息。

四、坚持执法办案。坚持加大人民法庭司法公信力建设,对辖区内多发性、典型性案件的审理形成高效的办案思路和统一的裁判尺度,引导当事人参照示范判决结果协商解决涉众型和类型化纠纷。以公开宣判、巡回审判、判后答疑、送法入户等形式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感受到公平正义。人和法庭邀请代表委员和群众旁听庭审23次,进行法治宣传25次,举行法庭开放日活动2次,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典型案例18次,向白云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赠送法律书籍3次,为“还巢”企业量身定做法治套餐,使法庭成为基层法治教育的课堂,引导群众遵规守法、依法办事的场所。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为行善者撑腰,让失德者失利,积极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强基导向,树牢服务意识,推动一站式建设向人民法庭延伸,积极探索人民法庭直接立案、执行运行机制,推进立案、诉讼服务事项进驻基层。利用“巡回审判+无讼村创建+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排查梳理问题隐患,与司法局构建协作机制,将48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全部录入民权法院调解平台,加大诉源治理力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案庭设立诉前调解中心,在法庭设立诉前调解工作站,切实让群众“少跑路”,打造“家门口诉讼”新模式。(李宁 刘雪豪)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普法教育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普法团队 证件查询